一、《若干意见》出台背景是什么?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精神。2020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主题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讲话,提出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要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2021年1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通知》(国知发保安〔2021〕1号),要求各地方要进一步调整完善资助和奖励政策,全面取消对专利申请的资助,“十四五”期间逐步减少对专利授权的各类财政资助,在2025年以前全部取消。强化专利保护运用,重点加大对后续转化运用、行政保护和公共服务的支持。目前,我区正在实施的《肇庆高新区专利资助试行办法(修订)》(肇高管办〔2019〕6号),中包含专利授权、发明专利年费资助等内容,按照上级文件精神,需要作出调整,且该政策即将到期。
二是实际工作需要。我区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根据《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考核指标》要求,需加强对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和服务等短板的政策支持。同时,也是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面向城市县域、园区开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国知办函运字〔2021〕1197号)文件精神,夯实知识产权工作基础,促进园区知识产权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我区由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升级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做好准备。
二、《若干意见》与原《试行办法》相比做了哪些调整?
《若干意见》主要对激励知识产权创造、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以及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等五大领域给予政策支持。与原《试行办法》相比,取消了有关专利申请、专利交易、质押融资、保险等资助内容,保留了优势示范企业、专利奖、专利维权等资助内容;修改了贯标资助内容,并新增了高价值专利培育、小发明家培养、专利信息运用、导航项目、运营项目、联盟项目、知识产权托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内容的资助。
三、《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激励知识产权创造
1、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主要对发明专利和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给予资助。(注:该项内容为新增项,旨在促进企业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
2、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工程。主要对获得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称号和专利奖的单位给予资助。(注:该项为原专利资助政策的延续。)
3、实施小发明家培养工程。主要对获得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资助。(注:该项内容为新增项,旨在引导学校开展知识产权知识普及,激发少年儿童发明创新思维,提升校园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二)促进知识产权运用
1、强化专利信息运用。主要是建立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机制。(注:该项内容为新增项,旨在加强对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的知识产权风险防御。)
2、促进专利导航分析。主要对企业和政府部门开展专利导航分析给予资助。(注:该项内容为新增项,旨在促进园区知识产权运用,为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及政府部门项目引进提供决策参考。)
3、推进知识产权运营。主要对知识产权交易运营机构给予资助。(注:该项内容为新增项,旨在吸引知识产权运营机构落户我区,并扶持其发展。)
4、引导专利联盟发展。主要对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组建知识产权(专利)联盟给予资助。(注:该项内容为新增项,旨在引导企事业单位组建知识产权联盟,共同构建专利池,提升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主要对区内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因其合法性专利权受到侵害开展维权诉讼给予资助。(注:该项为原专利资助政策的延续。)
(四)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1、鼓励知识产权托管。主要对中小微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托管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托管服务给予资助。(注:该项内容为新增项,旨在引导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2、实施知识产权贯标。主要对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国家标准给予资助。(注:该项内容较原政策进行了调整,根据《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关于规范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工作的通知》要求,贯标认证通过由原专利资助政策资助5万元调整为按照“初次认证、监督审核至再认证”的首个认证周期内实际发生的认证费用进行补助,各级补助金额不超过实际发生的认证费用。且企业原则先申请市级政策补助,与实际认证费用的差额部分由区级补足。)
(五)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
1、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主要对新设立或新引进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或分支机构和营业收入较高的机构给予资助。(注:该项内容为新增项,旨在吸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落户我区,引导和扶持其发展,提升园区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2、培育知识产权人才。主要对取得专利代理人资格证和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的人员给予资助。(注:该项内容为新增项,旨在加强园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